在印刷、包裝、金屬加工等行業中,材料(如紙張、薄膜、金屬薄板等)通過傳送帶或滾筒輸送時,常因機械振動、靜電吸附或操作失誤導致單張材料與雙張材料重疊。若未及時檢測,重疊材料可能造成設備卡頓、加工精度下降甚至產品報廢。傳統的檢測方法(如光電傳感器或機械觸頭)易受材料透明度、顏色或表面特性的干擾,而對射式超聲波傳感器憑借其非接觸、高適應性及強抗干擾能力,成為解決此類問題的理想選擇。
對射式超聲波傳感器由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,發射器發出高頻聲波(通常40kHz~200kHz),接收器檢測穿透材料的聲波信號。聲波在穿透材料時會發生以下變化:
信號衰減:單張材料厚度較薄,聲波衰減較小;雙張材料因厚度增加,聲波能量被吸收或散射更多,接收端信號強度顯著降低。
飛行時間(ToF):聲波穿透材料的傳播時間與材料厚度正相關,雙張材料會延長傳播時間。
通過分析接收信號的強度或傳播時間差異,可精準判斷材料是否為單張或雙張。
根據用戶提供的傳感器參數(HUA單雙張檢測系列),推薦以下型號及配置:
推薦型號:HUA-18GM55-200-3E1(M18尺寸,3路PNP常開輸出)
關鍵參數:
檢測范圍:發射器與接收器間距20-60mm,盲區7mm,適應厚度0.01mm~3mm的材料。
輸出類型:3路開關量輸出(支持單雙張狀態分通道指示)。
響應延時:10ms,匹配生產線速度≤2m/s。
環境適應性:工作溫度-25℃~+70℃,防護等級IP67,耐振動、粉塵及油污。
學習功能:通過品色線(粉色線)自適應不同材料(如紙張、金屬板、薄膜)。
安裝示意圖
關鍵安裝參數(以HUA-18GM55-200-3E1為例):
間距d:發射器與接收器間距設為20-60mm(根據材料厚度調整)。
安裝高度a:傳感器端面距傳送帶表面5-15mm。
角度偏差:允許與垂直方向±45°,確保聲波有效穿透材料。
盲區范圍:傳感器前方7mm內無法檢測,需避免材料進入此區域。
單張學習模式:
短接粉色線與藍色線(GND),通電后黃綠雙燈閃爍。
放置單張材料于傳感器間,綠燈閃爍后短接粉色線與GND,綠燈常亮即完成學習。
雙張學習模式:
短接粉色線與棕色線(+V),切換至雙張學習模式,紅燈閃爍。
放置雙張材料于傳感器間,短接粉色線與GND,紅燈常亮即完成學習。
退出學習模式:
保持粉色線與GND短接,重啟傳感器即可進入正常工作狀態。
信號處理:
傳感器通過聲波衰減和飛行時間(ToF)判斷材料厚度。
單張材料:聲波衰減低,ToF短;雙張材料:聲波衰減顯著增加,ToF延長。
輸出邏輯:
單張狀態:綠燈亮,輸出通道1閉合(PNP高電平)。
雙張狀態:紅燈亮,輸出通道2閉合(PNP高電平)。
無材料:黃燈亮,輸出通道3閉合。
系統聯動:
通過PLC接收傳感器信號,觸發報警或分揀機構。
支持IO-Link協議,實現參數遠程配置及狀態監控。
場景痛點:某金屬加工廠因0.5mm不銹鋼薄板雙張重疊,導致沖壓模具頻繁損壞,月均損失超5萬元。
解決方案:
傳感器部署:在沖壓機進料口安裝兩對HUA-18GM55-200-3E1傳感器,覆蓋板材全寬。
參數配置:
間距d=40mm,安裝高度a=10mm,角度偏差±1°。
響應延時10ms,匹配產線速度1.5m/s。
學習與優化:
學習單張(0.5mm)和雙張(1.0mm)狀態,動態閾值校準誤差<2%。
結合多傳感器投票機制,誤檢率<1%。
成效:
雙張漏檢率從15%降至0.5%,模具壽命延長3倍。
年節約維護成本約60萬元,投資回報周期<3個月。
1. 聲速溫度補償公式
2. 動態閾值計算
(為單張信號均值,為噪聲標準差)
對射超聲波傳感器(如UDA系列)通過非接觸式檢測、多路輸出及自適應學習功能,為工業單雙張重疊問題提供了高可靠性解決方案。其寬檢測范圍、短響應時間及強環境適應性,可廣泛應用于印刷、包裝、金屬加工等領域。未來結合AI算法優化閾值動態調整,可進一步提升復雜場景下的檢測精度。